不忘初心、梦在三秦,我们再出发

本期编辑:米兰花

执行主编:鱼儿姐姐

神奇的黄豆

作者:刘国林

说起黄豆,我有说不完的故事。我已写过一篇《黄豆的故事》小文,本来不该重复这个话题了。可我却有“言犹尽,意无穷”的感觉,又拿不起笔来写这篇《神奇的黄豆》,就算是《黄豆的故事》姊妹篇吧。北大荒的孩子都是从黄豆堆爬出来的,靠吃黄豆长大的。从我记事起,就和黄豆结缘了,不论是小豆腐、大豆腐、干豆腐、豆腐皮(也有叫豆腐竹的),还是炒黄豆、拌盐豆、炒黄豆芽,那是百吃不厌,越吃越上瘾。吃毛豆比赛北大荒人喜欢把刚成熟的黄豆连豆荚摘下来,放到锅里蒸着吃,或者煮着吃。刚成熟的黄豆带有清香味儿若是拌上葱花、香菜茉、蒜泥、精盐等佐料喝小酒,是最美的下酒菜。小孩子则喜欢把煮熟的黄豆荚剥着吃,越嚼越香,越吃越爱吃,收不住闸了。记得第一次去姥姥家,正赶上吃毛豆。我和小哥、小妹进行吃毛豆比赛。每个人面前都放一盆豆荚,看谁剥的豆荚多,谁就是第一名。舅妈说:“谁第一二名,就奖励一双球鞋。”那时的孩子都是穿的自家做的布鞋,很少有人穿球鞋的。大舅在供销社当会计,刚好给小哥小妹买回两双球鞋。我第一次见到球鞋。白色的鞋底,蓝色的鞋面,鞋面还带“开门”的,中间还有个“五眼”。所谓“五眼”,就是穿鞋带的五个小孔。“那咋叫球鞋呢?”我问小妹。“你看那商标,是不是像个球?”噢,我终于知道球鞋的来历了,也暗下决心,非得争第一名。实在不行,争个第二名也能得到一双球鞋。小哥和小妹,只能一人得到球鞋了。吃毛豆比赛开始了。我先剥一个豆荚,再把剥好的豆粒儿,往嘴里填,再乱胡地嚼几口吞下肚里。我第一次吃毛豆,肯定没有小哥和小妹有经验。便边吃边偷着用眼瞄着他俩。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他俩吃毛豆根本不用剥,而是把毛豆放在嘴里喀,从左边往右撸,豆荚经过嘴唇的一刹那,就把豆粒喀出来了,又方便又快捷。好了,你咋吃我咋学。很快,我也学会了喀毛豆,熟练程度一点儿也不比他俩差。左手往嘴里送,右手往出拽豆荚。只要手嘴配合得当,两手不闲着,就能“流水作业”。大约过了20多分钟,舅妈过来了,她怕吃多了,把我们撑坏了,赶忙宣布比赛结果。因为我喀得快,剩下的豆荚多,当然第一名了。小哥喀得也不慢,夺得第二名。苦就苦在小妹了,第三名是没有奖的。她先瞪着一双大眼睛看舅妈,是不是真的“颁奖”。当舅妈把两双球鞋,奖给我和小哥时,她先是发愣,接着咬紧嘴唇,接着便“哇地一声哭出来。我一见这场景,赶忙把球鞋送到她面前。她边捂着眼睛哭,边把手指分开一道缝,看我是不是把球鞋物归原主。就在她刚要接球鞋的当儿,舅妈一把夺过球鞋,随手把小妹扯到东屋去了。小妹的哭声从西屋扯到东屋,哭得我揪心。可刚到东屋,小妹的哭声戛然而止。咋回事呢?我和小哥跑到东屋门旁,扒着玻璃往里看,原来是舅妈给小妹买个花布衫,让小妹看。小妹拎着花布衫,正照镜子呢。小脸笑得可灿烂了。晚上睡觉时,舅妈嫌孩子吵,把我们三个扔在西屋睡,大人们都到东屋去睡了。睡到半夜时分,我突然觉得肚子胀,知道要放屁了。但我没敢放,怕惊动了小哥和小妹,那多难为情啊?只能尽量忍着,使劲憋着。实在憋不住了,就分段儿往出放。放一会儿,停一停,尽可能别弄出声响。这时,突然从小哥被窝里传出砰地一声闷响,把他被窝里的小花猫惊醒了,嗖地一声蹿出来,钻进小妹的被窝。还没等趴下,小妹的被窝也传出一声响,吓得小花猫又从小妹的被窝蹿出来,顾头不顾腚地往我被窝钻。我抬头一看,小哥和小妹仍在呼呼大睡,他俩放屁是不由自主地放出来的。我一想,我也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也放心大胆地痛快吧。一这样想,便使劲地放了一个响屁。声音比他俩放的屁响多了。当然也臭多了。刚钻进我被窝的小花猫,吓得喵地一声尖叫,慌慌张张地蹿出我的被窝,一溜烟地逃到东屋去了。小哥得痔疮小哥是班里的体育委员。单双杠、长跑、踢毽子、滑冰等体育运动,样样在行,在全县体育运动会上,都是前三名,成了县里的小明星。可他有个小毛病,大大咧咧,不注意爱护自己的身体。跑累了,往地上一坐,也不找啥隔凉的东西,垫在屁股底下防潮。在“5.1”劳动节全县运动会上,小哥在少年组米和米运动项目中,连续跑了两个第一名,县长亲自给他颁发了证书和奖品。再过半个月就要代表全县的小学生,参加全省少年运动会。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家里人发现他从不坐着吃饭,都是站着吃。就连写作业也是站着写。姥姥背地里叨咕:“我孙子屁股肯定着凉了,往常咋不这样呢?”学校老师也发现他的毛病了,急得火燎腚似的。马上就要参加全省运动会了,紧要关头却掉链子了,多可惜呀?老师家访来了,当姥姥全家人说明了来意,医院检查一下。老师走后,姥姥宣布:“我孙子得的是痔疮。医院了,我就能治好。保证不出三天就能恢复。”听了姥姥这番话,我有些怀疑:“姥姥说大话吧?她又不是医生,咋能治好小哥的痔疮呢?”可从姥姥的语言上,又不像是说大话,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姥姥见我用怀疑的眼光瞧她,笑着说:“小外孙儿,姥姥有祖传秘方治痔疮。不打针,不吃药,三天就见效。不信?咱就骑毛驴看唱本——走着瞧。”姥姥在生产队是远近闻名的豆腐倌。她做的豆腐,是窗户眼儿吹喇叭——鸣(名)声在外。她做出的豆腐块颤巍巍的,白净净的,油汪汪的,光滑得能溢出油珠来。那干豆腐压的,飞薄飞薄的,薄得鲜亮,薄得透油,拎起来一张,任你炖、任你扯,不带掉渣的。南北二屯的人都来买她的豆腐,都得站队排号,最长能排一里地远。人那个多呀,真是大鼻子他爹——老鼻子了。那天晚上,姥姥收拾完豆腐房,早早地回家了。我好奇地来到姥姥家,看她用什么绝招儿给小哥治病。推门一看,姥姥盘腿坐在炕头上,擎着二尺长的旱烟袋,正悠闲地喷云吐雾呢。身旁的炕桌上,放着一叠刚拿回来的干豆腐。我向屋内扫了一眼,再没有啥“医疗器械”了。我心里咯噔一下子,姥姥咋给小哥治病啊?不是开玩笑吧?不一会儿,小哥背着书包从大门口走进院子。他走得很慢。我想,他不敢快走,肯定是屁眼疼吧?小哥站在地桌旁草草地吃完饭。姥姥让他脱掉裤子,撅起屁股。姥姥不慌不忙地拔下烟袋嘴儿,用细铁丝一点儿一点儿地往烟杆里透。又拿一张白纸,把透出来的烟油子抹在纸上。接着,又回手拿两张干豆腐,叠成巴掌大小的四方块,放在身旁。我眼睛睁得大大的,眨也不眨地看姥姥用棉球一点儿一点儿地、往小哥屁眼儿周围涂烟油子。呀,小哥屁眼儿的四周都肿了,紫红紫红的,还鼓起一个大紫泡。姥姥涂抹一下,小哥哎哟地叫一声。姥姥鼓励小哥说:“好孙子,你是男子汉。男子汉就要坚强,一咬牙就挺过去了。”小哥真乖。姥姥一这样说,他真的不吭声了。我在心里暗暗地为小哥鼓劲儿:“小哥好样的,你一定要挺住!”小哥紧咬牙关,足足坚持了半个来钟头,姥姥终于把纸上的烟油子,全抹在小哥的屁股上了。又把身旁的那叠干豆腐糊在他的屁股上,说:“夹好喽,千万别弄掉了。”就这样,治疗过程全结束了,前后只不过半个小时的功夫。姥姥又拿个被子,让小哥躺下说:“睡一宿就好了,不耽误你明天上学。明天你就能跑能跳了,也能坐着听课了。”那一夜,我没睡好觉。眼前总是晃动着姥姥给小哥治痔疮的情景。心想,“真是神了,一点儿烟油子,一叠干豆腐,就能治好痔疮?不是亲眼所见,谁也不会相信那是真的。”第二天早上,我又跑到姥姥家看究竟。一进屋,见小哥正坐在桌前吃早饭呢。我悄悄到卫生间察看。纸篓里有三叠像煎饼一样的干豆腐,干巴得像脆纸一样。姥姥也来到卫生间,指着那摊干豆腐说:“它的豆汁都让病灶吸收了,昨晚我换了3次干豆腐,全被吸干了。你看你小哥,是不是像往常一样?”我“嗯,嗯”地点着头,打心眼里佩服姥姥了。到现在,我仍在想,真是偏方治大病啊!用姥姥的话说,这叫“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除鼠害农村的鼠多,斩不尽,杀不绝。怎样才能斩草除根呢?小哥和我合计。我说:“多下几盘鼠夹子,不就解决了?”小哥摇摇头,“我的意思是捉活的,再把它放回去。”“好容易捉住的,还放它回去干啥?”“我让你看看稀罕,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小哥领我和小妹房前屋后地寻鼠洞,终于在柴草垛旁发现个鼠洞。小哥先拿出个筛子,罩在洞口上。又吩咐我和小妹抬来一桶水。小哥拎起水桶,哗哗地从筛子上往洞里灌。不一会儿,一桶水全灌进洞里。小哥说:“你俩看,这洞口的水呼扇呼扇的,说明老鼠还在洞口里。快看,呼扇的越邪乎,它就要快呛出来了。”正说着,只见洞口的水波翻浪涌,紧接着钻出个老鼠。钻出水面后,它就想逃跑。可它逃不脱,只能在筛子里绕圈儿跑。不一会儿,又钻出一只老鼠,比刚才那只略大。两只鼠像赛跑的运动员,一前一后地进行接力赛。“咋能逮住它们呢?”我问小哥。“我有办法逮它们。”只见他早已准备好钓鱼的鱼钩,拴在铁丝头上,鱼钩还带着鱼线。只见他对准那只稍大的鼠背,轻轻一钩,就把那只鼠钩住了。小哥说:“它是公鼠,比这个母鼠大。他俩是一对儿,就像人一样生儿育女,居家过日子。可它们回不去家了,它们的孩子也在洞里灌死了”说着,小哥又用另一把鱼钩,把那只母鼠也钩住了。这时,他掀开筛子,我和小妹扯着鱼线。两只鼠在前边跑,我和小妹牵着,就像牵着两个小宠物好玩儿。小哥说:“别玩了,牵到晒衣绳这边儿。”我俩把两只鼠牵到晒衣绳下,小哥分别把两只鼠吊在晒衣绳上,来回晃动着“打秋千”。小哥进屋拿出两把钳子说:“你俩一人一把钳子,你夹老鼠的左后腿,你夹老鼠的右后腿,把它的两个后腿扯开就行。”我俩按照小哥的吩咐,把公鼠的后腿掰开了,露出粉嘟嘟的屁眼儿。只见小哥从衣兜里拿出一粒黄豆,塞进公鼠的屁眼里,又用筷子往屁眼里捅。捅一下,公鼠吱儿地叫一声。小哥接连往公鼠的屁眼里捅了三粒黄豆说:“公鼠的‘手术’做完了,再给母鼠做‘手术’。”我俩又把母鼠的左右后腿用钳子夹好,掰开。小哥又如法炮制,往母鼠的屁眼儿里塞了三粒黄豆。也是塞一粒儿,母鼠吱儿地叫一声。三粒黄豆塞完了,母鼠也不叫了。我和小妹仍然欣赏两只老鼠“打秋千”。小哥搬来梯子,立在东屋的墙上。他爬上梯子,把东屋的纸棚捅个洞,吩咐我说:“去把那只公鼠拎来。我把公鼠给他拎来了,把鱼线递给他。只见他像荡秋千似的,荡着公鼠玩儿,越荡越高。小哥嘴里数着1,2,3,哎——”公鼠被小哥顺着洞口荡进纸棚里。接着,他又把梯子立在西屋的墙上,又爬上梯子,把西屋的纸棚捅了个洞。回头吩咐小妹,把母鼠拎来,又像荡秋千似的,把母鼠也荡进西屋的纸棚里。小哥说:“今晚有好戏了。”刚说完,姥姥和舅妈就回来了。姥姥领着舅妈去二舅家“下奶”去了,二舅妈“坐月子”呢。舅妈瞪起了眼珠子“大人刚走,你就领他俩翻天了。好好的棚捅个窟窿干啥?”小哥做了鬼脸,一五一十地说出了我们的“恶作剧”,倒把姥姥和舅妈说乐了:“亏得你们想得出来!晚上再看看吧。”那天晚上,刚睡到半夜,就听见东屋的棚上老鼠闹翻天了。只听得“吱儿”,“吱儿”的叫声此起彼伏,一声连一声,不绝于耳,遥相呼应。一直倒腾到快天亮了,才鸦雀无声。小哥乐得手足舞蹈:“我的‘手术’成功了!我的‘窝里斗’计划实现了!”原来,小哥从黄豆膨胀原理受到启发。他把干黄豆塞进老鼠的肚子里,黄豆在它的肚子里遇水膨胀。胀得它痛疼难忍,便穷追猛咬它的同类,一直把它的同类赶尽杀绝了,塞黄豆的老鼠也胀死了。这就是小哥想出的“以鼠治鼠”的“窝里斗”妙计。打那以后,老家的棚上再也没有开“老鼠运动会”。一想起小哥的“杰作”,我就禁不住乐出声来。

小姨出嫁了

冬月初八,小姨结婚。我心中窃喜。小姨出嫁前,姥家来的客人多,肯定得有好饭菜,招待客人。这可是我解馋的好机会,千万别错过。这样想着,我有事没事都要多去几趟姥姥家,有啥好吃的别落下。一天傍晚,妈妈说:“你姥姥让你去豆腐房一趟,快去快回。”我一想,“好机会来了。今晚姥家肯定做好吃的了,吃饭前让我帮着干点活。”我乐颠颠地向豆腐房奔去。姥姥正在豆腐房等我呢。“姥姥,有啥事叫我?”姥姥乐了,“我外孙真乖,能帮姥姥干活了。这里有两个暖瓶。你帮我拎一个,跟我回家。”我答应着,拎起暖瓶,跟姥姥往家走。姥姥边走边说:“路滑,小心点,别把暖瓶摔坏了。“嗯,我知道了。”我小心翼翼地拎着暖瓶,心里却美滋滋地想着:今晚姥姥家一定有好吃的。”到了姥姥家。姥姥一开房门,我见屋里满是雾气。姥姥进屋了,却随手关门。边关门边说:“天快黑了,早点儿回家。你妈等你回家吃饭呢。”咋没让我进屋?还撵我回家?我偏不走,看姥家做啥好吃的。要是做好吃的,我就进屋吃,不请自来!这样想着,我想偷看姥家做啥好吃的,再作打算。我绕到姥家的后窗,见积雪已没过窗台,便爬着上了窗台,趴着窗子往屋里望。不行,窗子挂了厚厚一层霜,屋里啥也看不清。有办法了,我趴在玻璃上吹哈气。我一口一口地吹着哈气,足有半个钟头,终于吹出一个牛眼珠子般的一个洞,单眼吊线地往屋里瞧。呀,我看见姥姥拿一个大洗盆,放在屋中央。又拿来两个暖瓶,哗哗地往盆里倒豆腐水。一看,盆里的水太少,又从外屋端来一盆开水,也哗哗地倒进盆里。顿时,屋里笼罩着一团雾气。这是干啥呢?我正猜想的当儿,突然见小姨一丝不挂地从西屋走来,站在澡盆里准备洗澡。呀,姥姥家没做啥好吃的。让我帮着拎暖瓶,是为了用豆腐水给小姨洗澡。那时,家乡姑娘媳妇,常常用豆腐水洗澡。怪不得一个个长得水灵灵的好看,都是用豆腐水泡出来的,光彩照人。想到这里,我觉得错怪了姥姥,更觉得自己不该多疑,却歪打正着地撞见小姨洗澡,要是小姨知道我偷瞧她洗澡敢把我的屁股打肿喽!三十六计走为上。凉锅子贴饼——溜啦!我慢慢地转身,正要爬下窗台时,雪太滑,扑腾!我摔个脸朝天。小姨在屋里听见了,忙喊姥姥:“妈妈,有人在后窗偷看我洗澡!”姥姥急忙推门到后窗查看。一看是我,姥姥愣住了:“外孙呀,你咋没回家呀?在外面扒窗看啥呀?”“嗯,我不是偷看小姨洗澡,我是想看你家今晚做啥好吃的。”听了这话,姥姥乐了:“今晚姥姥家没做好吃的。快回家吧。明天姥姥做好吃的,让你小哥去喊你。明天再来吧。”听姥姥这番话,我一溜烟地往家跑。边跑边回头,看姥姥跟来没有。一看姥姥没跟来,心里才一块石头落了地。大舅掉进豆腐锅姥姥在生产队做豆腐起早贪晚,挺辛苦的。大舅疼爱姥姥,常常利用空闲时间,帮姥姥做点儿零活。冬天,是生产队脱谷最忙的时节,两班倒,连轴转,歇人歇马不歇机器。这样,晚上要做一顿夜饭。菜往往就是白菜炖大豆腐。姥姥除了白班做豆腐零卖,晚上还得做个豆腐给夜班脱谷的人吃。一天夜晚,风特别大,把灶膛里的火抽到炕洞子里。炕洞子多年没掏了,挂满了烟油子。一遇上火,把炕洞里的烟油子点燃了,顺着炕洞子往烟囱上蹿。这一切姥姥毫无察觉,仍然往灶里填柴,熬豆腐。大舅觉着有些不对,他嗅到炕洞里的烟油子味儿,还听到炕油子燃烧的闷响。大舅说声不好,抓起棉大衣,蘸湿了水,拎着湿漉漉的棉大衣就往房顶上爬。这时房顶上的烟囱正呼呼地往外蹿火,燃地像根蜡似的。大舅手疾眼快,爬上屋顶,几步就蹿到烟囱跟前,把湿漉漉的棉大衣塞进烟囱里,熊熊的大火捂住了。可是,炕洞里的烟油子仍在燃烧。烟囱堵住了,火被呛回来,调头往灶膛里蹿,又顺着灶膛往出冒。顿时,一米来高的火苗子,在灶膛口蹿了出来。姥姥正压豆腐呢,听到呼呼的怪叫声,回头一看,可不得了啦,火苗子已经蹿到棚上,把棚上的的高粱秸点燃了。大舅拎起一桶豆腐水就往灶门口浇。姥姥也端起水盆往火头上浇。娘俩一阵忙乱,终于把灶膛里的火扑灭了。可抬头一看,棚顶上的火却燃起来了,烧得高粱秸噼啪作响。这还了得?大舅知道豆腐房连着队房子,队房子又连着马棚。生产队50多匹马全拴在马棚里。要是火烧连营了,那50匹马全都得葬身火海。这可是生产队的全部家当啊,后果不堪设想。大舅来不及多想,操起二齿钩又爬上房顶。他要扒掉房顶上的苫房草,才能阻止火势的蔓延。这时,场院里打夜班的人看见豆腐房着火了,全都奔过来。拎桶的,端盆的,七手八脚地往棚顶浇水,好歹算把棚顶上的火扑灭了。大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突然,听到棚顶的高粱秸嘎吧嘎吧响,姥姥才想起大舅还在房顶上呢。姥姥刚说“房顶上有人!”,话还未说完,就见房顶上踩出个大窟窿。接着,轰隆一声,大舅从房顶上掉下来。啪地一声,砸在沸腾的豆腐锅里。连水带豆腐被大舅砸得四处飞溅。棚上、墙上、地上,全是斑斑点点的豆腐水。人们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把烫得变了形的大舅从豆腐锅里拉了出来。要出人命了!人们也顾不得吃夜饭了,手忙脚乱地把大舅放到马拉爬犁上。医院,医院。此时的姥姥却平静地说:“哪也不用去,回家。我自有办法。”姥姥的话把人们说愣了。“你老太太吓傻了?人都烫成这样了,放在家里等死呀?”生产队长急了。“我说回家就回家,听我的话没错。”人们听姥姥这么说,谁也不说啥了。一阵忙活,把大舅送回家。此时的姥姥仍然很镇静,“大伙都回家睡觉去吧,用不着挂念他。用不上一个月,我保证能治好他的烫伤。”人们半信半疑地回家睡觉去了。人们走后,姥姥才慌忙进屋。告诉舅妈:“先剪开棉衣的袖子,再剪开裤子,用冷水把他的全身擦洗干净。”此时的大舅脸肿得脱了相。满脸是水泡,眼睛睁不开了,嘴唇肿得向外翻着。手和脚烫得变了形,水泡连成片,肿得像水铃铛似的。姥姥像个指挥员般镇定,告诉全家老小:“都回东屋睡觉去吧。我一个人看护他就行了。”姥姥把全家老小都轰到东屋后,拿出饭盆去酱缸舀回一盆大酱,往大舅的脸上、手上、脚上糊。亏得大舅穿着棉衣、棉裤、身上没有烫伤。要是全身都烫伤了,是死是活真就没法儿说了。要说大酱真就神奇了。大舅的头、手脚抹上大酱后,就不叫唤了。虽然睁不开眼,不能说话,但他的神志很清醒。用手语告诉姥姥:“不那么疼了。这大酱比灵丹妙药都管用。”姥姥说:“不要乱动,好好养伤吧。明天这些泡都会瘪回去的。”第二天,我早早地起来。跑到西屋一看,大舅脸上、手上、脚上的水泡全都瘪了,也不肿得那么吓人了,嘴也能合上了。我禁不住赞叹:“这大酱不光能吃,还能治病啊!”到20天的头上,大舅的烫伤全好了,也能上班了。供销社的店员们都好奇地来看大舅,由惊奇转为赞叹:“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要不亲眼所见,谁能相信大酱能治烫伤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END作者简介刘国林,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日报社副刊编辑部主任。退休后兼任《世界汉语文学》副总编《关东美文》主编。中国作家文学北方编辑部总编。已有21部电子书上架。有8部中篇在网上连载。年以来,在全国报刊发表作品多篇。其中《可爱的草塘》年编进小学课本。《捉蛇记》译成日文,刊在日本儿童课外读物《彩虹读书室》上。年以来,在海内外华人征文中多次获奖。

往期链接

全国征文大赛启事三秦文学团队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文学总顾问:鹏鸣平台总顾问:边士刚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邓汉章 罗旭初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顾盛杉崔启昌昆 仑史波李静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宣传推广:鼎文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慧质主   编:鱼儿姐姐副主编:徐萱波杨洪民高涛编   委:水云天 唐桂英米兰花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张小鱼刘旭平冯彪谭文群刘军英王宝群书江梦而诗张晓强孙传志润隆秋日私语秦岭人家长青山人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lanhuaa.com/mlhxx/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