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茶道和饮茶文化大盘点
中国儒家的礼制思想对韩国影响很大,儒家的中庸思想被引入韩国茶礼之中,形成“中正”的茶道精神。在茶桌上,无君臣,父子,师徒之差异,茶杯总是从左传下去,而且要求茶水必须均匀,体现了追求中正的韩国茶道精神。
中国唐代茶道
我国的茶道是到六世纪(唐朝)时陆羽集前人之大成,再加上他自己的精心研究撰写『茶经』,进而推广传播,才奠定了茶道今日的基础。『茶经』分为上、中、下三卷,十章如下:
一之源:茶的起源二之具:制茶的工具三之造:茶的制造四之器:制茶的器具
五之煮:茶的煮法六之饮:茶的饮法七之事:茶的历史八之出:茶的产地九之略:茶的概略十之图:茶的挂图
二至六为茶道实务:有关之工具、器具大部份已被时代淘汰,而制造方法则因茶叶由早期的固型茶到现在的散型茶,其制造过程、方法、情况均有所不同;至于煮与饮,因茶叶改为冲泡方式而不再用烹煮,所以〞饮〞最具参考价值。
以下就“茶经”中的茶道作一简要说明:
烤:从前的固型茶,成以后是又乾又硬,要煮用时必须先用以火烤。烤时持茶近火,经常里外翻转;如是以火烤而乾之茶,则烤至火气透为止;如是以日光乾燥之茶,则烤至柔软舒展为止。
研:烤过后,又须加以研碎;其粉末如米粉者方为上等,如细角者为下等。
煮茶时之炭、薪规格:
木炭为佳─如桑、槐、桐、枥之类。
坚薪次之─膏多之木(如柏、桂、桧)或无用废材(指朽腐之木)不用。
选水:用山水者上等,用江水者中等,井水者下等,总之须用活水。
煮水标准:
第一沸:水沸之程度,如鱼目而微有声;使水合乎茶之量,以盐调味。
第二沸:容器之边缘,泉涌如连珠,水泡上升;酌水一瓢,以竹筷于水之中心回旋搅和,量粉末,投至水的中心。
第三沸:如腾波鼓浪,煮至翻滚;取所酌之水止之,以育茶之华,并将火移开。
过三沸以后则不可饮用。
饮茶:趁〞热〞为之,边煮边饮。
以上为陆羽所力倡的『茶道』,也是唐朝时集大成的饮茶方法,是我国茶道最早的指导原则。
中国宋代茶道
宋朝饮茶的习惯,基本上依循唐时的准则,却更注重茶品、水质、火候、茶具、煮法、饮用之效果。“斗茶”也成为我国比赛茶之始。
“斗茶”以三件事来分优劣:一为茶、二为水、三为茶具,彼此夸耀其优点(品种、采摘、制作、来源、水质、成份、质料、特色),优则称胜。
中国明代茶道
到了明朝,固型茶遭淘汰,改为以散型茶为主,煮茶也改为泡茶,至于过程方面就更见紧缩,只注重茶品、水质、茶具,其余则不在讲究之列。对水质讲究到极致,除了使用泉水、江水、井水外,还风行雪水、雨水,甚至于露水、竹沥水。
民间盛行〞功夫茶〞,也是在改泡散型茶后的产物。不再以大壶冲泡,而崇尚小壶泡法(重品茗、忌牛饮);对茶器、茶具更讲究。要求陶、瓷、紫砂土质良好、制作精巧、造型高雅,因此造就了享誉中外的〞景德镇〞的瓷器与〞宜兴〞的紫砂茶具。
日本的茶道
茶道精神:
千利休居士说“和、敬、清、寂”这四个字就是茶道的根本。
茶道之饮法与礼仪:
地点
茶室:喝茶的地方(可以容纳五人左右)。入口为活动格子门,高仅三尺,人须躬身而入,以保持谦逊态度。室内陈设简朴,瓶花佩合季节,且悬有名贵字画,供人欣赏。室之右角,设有小巧木架,挂着铜包锡的茶壶。茶碗各用饰盒贮藏。
水屋:洗涤茶具之场所
待合:提供宾客暂待,等主人邀请进入茶室之场所
礼仪与饮法:
1.宾客进入“茶室”之后,依序面对主人就座,宾主对拜称“见过礼”,主人致谢称“恳敬词”。
2.室内从此肃穆,宾主危坐,静看茶娘进退起跪调理茶具,并用小玉杵,将碗里的茶饼研碎。
3.茶声沸响,主人则须恭接茶壶,将沸水注入碗中,使茶末散开,浮起乳白色饽花,香气溢出。
4.将第一碗茶用文漆茶案托着,慢慢走向第一位宾客,跪在面前,以齐眉架式呈献。
5.宾客叩头谢茶、接茶,主人亦须叩头答拜、回礼。
6.如上一碗一碗注,一碗一碗献;待主人最后亦自注一碗,始得各捧起茶碗,轻嗅、浅啜、闲谈。
英国的茶道
英国人热爱红茶的程度世界知名。在一天中许多不同的时刻,都会暂停下来喝杯茶。英国女皇QueenAnne爱好饮茶并深深地影响了英国人喝早餐茶的风气。英国女爵安娜玛丽亚于年代带动了喝下午茶的习惯;维多利亚女皇更是每天喝下午茶,将下午茶普级化。
茶影响着英国的各个阶层,英国人在晨起之时,要饮早茶,即earlymorningtea,他们早餐就以红茶为主要饮料。到了上午11点(相当于亚洲的上午10点钟),无论你是空闲在家的贵族,还是繁忙的上班族,都要休息片刻,喝一杯elevens,他们称之为早上11点左右的便餐。到了中午,吃了午餐之后,少不了配上一杯奶茶。而后在下午3点半至4点左右还要来一杯下午茶,他们称之为Hightea,把饮茶视为工作过程中的精神调剂。英国人在喝茶时总要配上小圆饼和蛋糕、三明治等点心。一般的家庭主妇都很擅长做这类糕点,正式的晚餐中也少不了茶。
英国的红茶有它独特的、精美的茶具。茶具多用陶瓷做成,茶具上绘有英国植物与花卉的图案。茶具除了美观之外,还很坚固,很有收藏价值。整套的茶具一般包括茶杯、茶壶、滤杓、广口奶精瓶、砂糖壶、茶铃、茶巾、保温棉罩、茶叶罐、热水壶、托盘。
各国茶道的比较
茶道
中国茶道品种众多自由自在,潜修心性
日本茶道
大多以蒸青绿茶(煎茶)为主,近年来也饮用乌龙茶。民间普遍用泡茶法,有喝冷茶的习惯,与中国有所出入。
一大篇的繁文褥节和不断重覆的规定动作,整个过程〔礼仪〕化。
英国茶道
大多以加味或拌花的茶叶为主
开放性茶道,普遍又活跃。但是为饮茶而饮茶,没有修身养性的哲学色彩在里面,更富生活色彩。
新加坡的饮茶文化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喝茶也反映出其多元文化的一面,除了中国茶和英国茶之外,还有新加坡特有的“长茶”(StrechedTea)。“长茶”是把泡好的红茶加牛奶,然后把奶茶倒进罐子里。操作者一只手拿着盛满奶茶的罐子,然后倒进另一只手拿的空杯子里,两只手的距离约在一米之间,如此来回须7次。在来回倒茶的过程中,奶茶是不允许外溢的。由于“长茶”的杯子相当大,喝起来相当过瘾,喝茶者边品茶,边欣赏精彩的倒茶。
在新加坡喝茶和在英国不一样,。在英国喝茶是以茶为主,佐之以一些饼干和小三明治。而在新加坡喝下午茶则是以吃为主,茶的好坏却不十分重要。许多观光饭店提供的下午茶,均以自助式点心为主,从印度式的煎蛋饼到中国的广式点心,花样繁多。即使是在五星级宾馆喝茶,也常常会用茶叶袋泡的大壶茶来待客。
中国茶近年在新加坡也十分显眼。一些专喝中国茶的“茶村”、“茶馆”常常顾客盈门。
“喝茶族”并不只是两鬓斑白的老人,还有许多是年轻人。由于到新加坡的日韩游客较多,茶室还专门提供一些日韩客人喜欢的茶叶。每到黄昏降临,新加坡街头和茶室就会慢慢热闹起来,成为新加坡一景。
韩国茶道
韩国自新罗善德女王时代(-)即自中国(唐朝)传入喝茶习俗,至新罗时期兴德王三年(),遣唐使金大廉自中国带回茶种子,朝廷下诏种植于地理山,促成韩国本土茶叶发展及促进饮茶之风。
高丽时期(-),是韩国饮茶的全盛时期,贵族及僧侣的生活中,茶已不可或缺,民间饮茶风气亦相当普遍。当时全国有庆尚道6个茶区、全罗道28个茶区等共计35个茶产地。当时的名茶有孺茶、龙团胜雪、雀舌茶、紫笋茶、灵芽茶、露芽茶、脑原茶、9茶、蜡面茶等。王室在智异山花开洞(今庆尚南道河东郡)设御茶园,面积广达四、五十里,此即为俗称的「花开茶所」,所产茶叶滋味柔美浓稠有如孺儿吸吮的乳汁,所以称为「孺茶」。
李朝(-)取代高丽之后,强调伦理儒学,提倡朱子之学,佛教、神仙思想及茶道等皆被排斥,于是茶荒。 茶文化亦是韩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韩国茶礼讲究以礼相待、以诚待人,成人茶礼是韩国茶日的重要活动之一。韩国人将中国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神农氏称作茶圣。为纪念茶圣,韩国人还专门编排出“高丽五行茶”茶礼仪式。 世界各国饮茶文化法国:法兰西的饮茶文化从皇室贵族、有闲阶层逐渐普及至民间,成为法国人生活与社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今法国人最爱饮用绿茶、红茶、沱茶、花茶。有些地方还会在茶中加入新鲜鸡蛋,或者在茶中加入杜松子酒或威士忌酒。 荷兰:作为曾经的“海上马车夫”,荷兰是最早从中国引进茶叶的欧洲国家,在年,茶叶便成为荷兰上层社会的饮品之一。荷兰人独创了奶茶饮法,这一创造深深地影响了日后欧美其他各国的茶文化。 俄罗斯:早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俄罗斯便成了中国茶叶的最大买主。俄罗斯人喜爱喝红茶,茶味浓厚。喝茶时,他们会先倒半杯浓茶,然后加热开水,再加两片方糖与柠檬片,喝茶程序和步骤也非常讲究。 北非:因气候干燥炎热,因此北非盛行薄荷茶。当地人喜欢在绿茶里放置几片新鲜薄荷叶和冰糖,饮时清凉可口。需要提及的是,当有客来访,客人得将主人敬的三杯茶喝完,才算有礼貌。北非中的埃及崇尚甜茶。埃及人待客,常端上一杯热茶,里面放许多白糖。喝埃及甜茶会有黏糊之感,外来客人大多不习惯。斯里兰卡:斯里兰卡的居民酷爱喝浓茶,茶叶又苦又涩,他们却觉得津津有味。该国红茶畅销世界各地,在首都科伦坡有经销茶叶的大商行,设有试茶部,由专家凭舌试味,再核等级和价格。加拿大:加拿大人泡茶方法较特别,先将陶壶烫热,放一茶匙茶叶,然后以沸水注于其上,浸七、八分钟,再将茶叶倾入另一热壶供饮。通常加入乳酪与糖。埃及:埃及的甜茶。埃及人待客,常端上一杯热茶,里面放许多白糖,只喝二三杯这种甜茶,嘴里就会感到粘糊糊的,连饭也不想吃了。南美:南美的马黛茶。南美许多国家,人们用当地的马黛树的叶子制成茶,既提神又助化。他们是用吸管从茶杯中慢慢着品味着。印度:印度人好喝奶茶,也爱喝一种参加姜或小豆蔻的“萨马拉茶”。印度人传统饮茶方法较独特,把茶倒在盘子里用舌头舔饮,别的,绝不必左手递送茶具,因为,左手是用来洗澡和上厕所的。 德国人也喜欢饮茶。德国人饮茶有些既可笑又可爱的当地。比方,德国也产花茶,但不是我国用茉莉花,玉兰花或米兰花等窨制过的茶叶,他们所谓的“花茶”,是用各种花瓣加上苹果、山楂等果干制成的,里面一片茶叶也没有,真正是“有花无茶”。中国花茶讲究花味之香远;德国花茶,寻求花瓣之真实。德国花茶饮时需放糖,否则因花香太盛,有股涩酸味。德国人也买中国茶叶,但居家饮茶是用沸水将放在细密的金属筛子上的茶叶不断地冲、冲下的茶水通过安装于筛子下的漏斗流到茶壶内,之后再将茶叶倒掉。有中国人到德国人家做客,发觉其茶味淡颜色也浅,一问,才知德国人独具特征的“冲茶”习惯。 到土耳其没喝过苹果茶就好像没到过土耳其一样。土耳其人的好客热情,请喝茶更是他们的一种传统的习俗。主人往往热情的供给一杯土耳其茶、土耳其咖啡或是苹果茶。土耳其茶起来较苦,虽然茶味浓浓,却不是那么讨喜;土耳其咖啡香郁扑鼻,但是浓的化不开的感觉并不是每个初者都能够承受的。只有土耳其盛产的苹果茶,能够说是老少咸宜,男女皆爱。酸酸甜甜的苹果茶,浓浓的苹果味加上茶香,尤其是在透着清寒的秋日,喝来分外的舒爽。 马来西亚肉骨茶,它的口碑确实不俗。肉骨茶吃法独特,其汤配猪腰,再蘸豆卜或许油条来吃,大块肉则可吃可不吃。而别的替客人准备的猪腰、肉骨等更令人胃口大增、欲罢不能。 蒙古:蒙古人喜爱吃砖茶。他们把砖茶放在木臼中捣成粉末,加水放在锅中煮开,然后加上一些,还加牛奶和羊奶。 美国:“速度”、“效率”是美国的文化基因,茶文化也受此影响。美国人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浪费时间,因此他们常喝乌龙、绿茶等罐装冷饮茶。他们在茶中加冰,或者将罐装茶放于冰箱中冰好,喝起来凉爽可口。在美国,茶饮销量仅次于咖啡。 文/网络 品味生活,从茶开始。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与朋友分享,也是一种快乐。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lanhuaa.com/mlhhy/653.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阳瑞昶驾校家里常养这些植物,
- 下一篇文章: 9月13米兰现货价格表价格小幅度下调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