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好摄农夫,一个喜欢野生兰花的农夫,用自己的实践与实例说事,如果喜欢就点个赞留下你的评论。

前言

谷雨以后气温和湿度都渐渐加大,植物进入生长旺盛期,兰花也是如此。同时,也是兰花出现问题比较多的季节。植物的生长越旺盛,吸收与消耗的能力就越强。而外界的病菌与害虫也同步活跃,在兰株生长旺盛期更容易侵入。

那么,在谷雨期间兰花又有哪些特别容易出现的问题呢?其实有些病虫害,在其他季节也是一样需要注意,或者在其他的文章中也曾写到过,只是没有做一个春季的总结,许多兰友在对照时不太方便。这篇文章就将谷雨期间,兰花可能出现的一些严重问题进行总结归类,这样更便于兰友在需要的时候参考。

通过这些年我自己的养兰经历,我认为在谷雨,一直到小满的这一个月中,兰花最容易发生两虫两病,而且这些病虫害对于兰株来说,都可能是致命的。所以兰友千万不要大意,一旦发现有某些征兆,就应该及时地处理,避免病虫害进一步蔓延。

两虫

一、蚜虫

蚜虫腹部有管状突起(腹管),蚜虫具有一对腹管,用于排出可迅速硬化的防御液,成份为甘油三酸脂,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吸食植物汁液,为植物大害虫。不仅阻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造成花、叶、芽畸形。

因为蚜虫的吸食特点,所以它会优先选择花朵、嫩芽作为食物。兰花此时正是新芽萌发期,新出的嫩芽会成为蚜虫的主食。蚜虫为害不仅仅是啃食一些嫩芽,它的刺入口是病菌最容易侵入的部位,因此病虫害两者并不是独立的,很多时候都有因果关系。

防治蚜虫我都是用吡虫啉+氯氰菊酯的模式,或者只用吡虫啉也可以。一袋吡虫啉大约一块钱,可以喷二三十盆兰花,所以说每盆兰花花费还不到一毛钱。喷药杀灭蚜虫要选择好的时机,晴天的上午和傍晚都是非常好的,这时是蚜虫进食的最旺盛时期。当然,如果考虑到防治红蜘蛛,还可以顺便加一些阿维菌素。

二、地蛆

这是一种像蛆虫一样的地下害虫,它以植物的幼嫩根系(特别是兰花的水晶头)为食,由于地蛆的隐蔽性强,当发现兰花出问题时大多已受害很深了。新根水晶头被地蛆咬坏后,就会导致兰苗枯萎。这时很多兰友可能会以为兰花是得了病害,即使用了各种药物都没有见效,这也不奇怪了,因为没有搞懂事情的真正原因。

地蛆是隐藏在泥土中的,所以叶面喷药对它的杀伤力并不大,我的做法是发现兰苗有不明原因枯萎时,先倒盆看一下,有没有霉斑、根腐等迹象,同时也可以察看是否有虫咬痕迹。如果有虫咬痕迹的话,那么盆土就需要灌药了。养花卉用的大多是低毒的广谱杀虫药,常用的有杀灭菊酯(氯氰菊酯)和吡虫啉这些。按说明书的用量加大一倍兑水后,浇透兰花盆土就可以了,浇灌时间以傍晚最好。

两病

一、软腐病

兰花初发软腐病的时候,会在叶鞘内侧看到有发黄的点状,颜色如同金黄(有时半透明)。然后随着病情加重,黄色斑块会向上蔓延、向外扩散。这时兰苗的外侧叶片、叶片顶端都还是绿色的,也容易被兰友所忽视。

当黄斑扩散到叶片中部的时候,叶基处最先得病的地方已成腐黑色,这时只需轻轻一提兰苗的叶心,就会很轻松地抽出来,并且伴随着一阵劣质酒精的恶臭气味。

软腐病的病因大多是因为环境通风不好,植料温度太大。这也是很多兰友常说的兰花一浇水就腐苗的问题,因此兰友都害怕给兰花浇水了。其实,病因不在浇水或者淋雨,而是在某一段时间内,环境通风不畅导致积水在叶心,从而引起心叶无法呼吸,最后为细菌所乘而致病。

治疗方法:剪除病苗,扒开兰花芦头处的植料,让软腐病菌侵入的部位暴露在阳光和空气中,这样氧气会第一步杀灭厌氧型的病菌。再用农用链霉素喷洒和浇灌兰盆,连续两三次以后可以控制病菌的蔓延。

二、白绢病

白绢病是一种细菌性的病害,多发于高温(30度以上)、高湿(梅雨季节)。这种病菌特别喜好酸性土壤,养兰花的植料就是它的最佳繁殖地。白绢病初起时在盆面上会看到白色的丝状物,后期则是像油菜籽一样的圆形小颗粒。白绢病蔓延速度快,比软腐和茎腐病都要快得多。

而且白绢病是不分老苗与新芽的,以前我们说过茎腐多发于老芦头,软腐多发于新苗。但是白绢病则是老少通吃型的病害。发现白绢病的兰花如何处理和救治呢?先从病菌的喜好上分析,高温、高湿、酸性。所以,第一步就是加强通风,改善闷热的环境,处理方式与软腐病基本相同,兰友可以根据软腐病的治疗方法来对付白绢病。

总结:兰花病虫害有很多种类,在谷雨前后(特别是谷雨后到小满期间)最容易出现的病虫害,大概就是上述的两病两虫。兰友只要发现兰花有长势停滞、兰苗无原因地枯萎,就应该引起重视仔细观察,找到具体原因才好对症而治。

以上也只是好摄农夫自己所经、所见的一些看法,见解可能有些片面与局限,仅供兰友参考。如果还有其他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好摄农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lanhuaa.com/mlhhy/7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