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苦难中走来,在权力中迷失文:赵林赵林,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和全国宗教学学会理事,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学术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和基督教思想史。现在让我们回到公元1世纪。基督教传入罗马帝国时,英明的奥古斯都已经去世;而他的那些不成器的接班人当政时,也就是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我们今天的公元纪年是以耶稣的诞生为元年,当然这个说法可能是不精确的。按照现代考古学的研究结果,耶稣真正的诞生日应该在公元前8~4年,但是我们姑且还是以公元元年作为耶稣的诞生日吧。耶稣大概是在公元33年被钉死的,当时罗马帝国的皇帝是屋大维的继承者提庇留乌斯,提庇留乌斯派驻东方叙利亚行省的总督叫彼拉多,就是他把耶稣钉死的。按《圣经》的说法,耶稣被钉死的第三天复活了,向他的门徒们显现,并教导他的门徒们不要再在犹太人中间传播福音,而要把他的福音带到全世界去。门徒们秉承耶稣的旨意,离开了以色列,离开了犹太人生活的地区,来到罗马帝国的广大地区传教。彼得是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他于公元4年最早把基督教传播到罗马城。那时提庇留乌斯已经死了,他的继任者叫克劳狄。据说克劳狄曾经驱赶犹太人,罪名是罗马的犹太人在一个叫基督耶稣的人的感召之下闹事,所以他就把这批人给驱赶了。可见在克劳狄统治时期,罗马人已经知道一个名叫耶稣的人,还有一些人打着基督耶稣的旗号试图反抗罗马人的统治。当然这是罗马人的记载,耶稣的信仰者们是不是真的在闹事,我们就不好说了。这就是罗马人关于基督教的最早记载。公元4年以后不久,保罗也来到了罗马。保罗原来是一个迫害基督徒的法利赛人,有一次他去大马士革的路上,耶稣向他显灵,他从此便皈依了基督教,潜心向主,开始到外邦人中间去传教。大概在公元45~46年间,他也来到了罗马,开始传教。这样,彼得、保罗以及其他的耶稣门徒相继来到罗马。当时的罗马是一个什么状况呢?奥古斯都四十多年的统治已经把罗马变得非常富庶,罗马人对内、对外的战争都已经停止,罗马人开始享受胜利的果实。但是,当罗马帝国成为一个富庶的超级大国时,罗马人也开始堕落起来。罗马本身就是一个物质主义或功利主义的民族,它没有什么高深的宗教信仰,也没有什么精神上的感召。正是由于这样,一旦没有仗可打了,罗马人就无可挽回地堕落起来。罗马人虽然是一些勇猛的战士,但是他们同时也是一些饕餮之徒。早期的罗马人在战场上表现得多么勇敢,晚期的罗马人在奢侈方而也就表现得多么无耻。一个在战场上视死如归的战士,一旦没有仗可打了,就一头扎进了温柔窝,开始醉生梦死。他们在堕落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人类历史上还很少有哪个民族在堕落方面可以与罗马人相提并论的。但是罗马人的堕落还是带有几分英雄气概的,他们是言行一致地堕落,像大丈夫一样坦荡荡地堕落,而不像中世纪天主教的神职人员那样偷偷摸摸地堕落。也就是说,罗马人固然很堕落,但是至少他们不虚伪。他们认为人生就应该这样,打起仗来视死如归,放纵起来也应该无所顾忌。正因为这样,所以我说罗马人的堕落带有几分坦荡荡的大丈夫气。公元1世纪中叶,当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中传播时,正好遇上了一个极其荒唐的皇帝当政,这个皇帝名叫尼禄,他以残暴和血腥而著称。但是这个残暴的皇帝却非常喜爱希腊悲剧,据说他一看悲剧就会泪流满面,但是他杀起人来却从来不眨眼。正是这位残暴而变态的罗马皇帝,在公元64年对刚刚传入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大开杀戒。基督教自从公元4年传到罗马城以后,它的传播最初都是在地下、在民间进行的,主要是在那些无权无势的弱势人群如奴隶、无产者和贫民中传播。为什么基督教最初会在弱势群体中传播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罗马有权有势的公民们都是现实主义者和纵欲主义者,他们对基督教宣扬的天国理想丝毫也不感兴趣。而我们知道,基督教的前身是犹太教,基督教的整个基调和犹太教是一脉相承的。犹太民族是一个受苦受难的民族,现实的苦难使他们热切地期盼着一种解放的理想。基督教从犹太教那里继承了这种阴郁苦难的基调和对幸福未来的期盼。但是罗马人却是一个征服世界的民族,他们自己很少会有苦难的感受。特别是到了公元1世纪的时候,罗马帝国的版图已经饱和,殖民地的物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罗马人沉溺在胜利的光荣之中,一头扎进了醉生梦死的温柔乡,他们丝毫也没有苦难的意识和不幸的感受,所以他们对于基督教的苦难意识和天国理想是完全无法理解的。但是罗马是一个等级社会,在罗马社会的底层,生活着许多奴隶、无产者和贫民,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些人在此生此世渺无希望,所以就会狂热地向往另一种生活。我在前面曾经讲到过瓦尔特·本雅明的那句名言:“正是因为生活中充满了绝望,我们才被赋予了希望。”现实生活越是绝望,对理想生活的希望就越是强烈。在罗马,那些在此生此世享受不到幸福的奴隶、无产者和贫民,他们就把满腔的热忱转向了另一个世界。这种热忱的期望使得他们非常容易接受基督教的信仰,因为基督教所宣扬的正是关于一个幸福彼岸的福音。这样一来,基督教当然就很顺利地在罗马的弱势群体中传播开来。基督教最初传入罗马时,罗马的权贵和公民们对基督教基本是不闻不问的。因为罗马人关心的是现世的物质享乐,对基督教的彼岸理想不感兴趣。再加上罗马是一个超级大国,它征服了很多地方,每征服一个地方,就会把当地人民所崇拜的神明搬到罗马的万神殿里供奉起来。罗马人不论对什么神都是来者不拒,只要这些神能够给他们带来好处就行。罗马作为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大国,它在宗教上也是一个兼收并蓄的万花筒。所以罗马城内流行着多种宗教,只要这些宗教不威胁罗马人的政治统治,他们通常是不会过问的。当时罗马帝国所崇拜的国教就是罗马多神教,信仰的都是从希腊多神教中借鉴而来的一些神明,只不过改了一个拉丁名字而已。例如把宙斯改名为朱庇特,把雅典娜改名为密涅瓦等等。这些原本在希腊充满了美感的神明,到了罗马人手里就被弄得索然无味,罗马人信仰这些神明纯粹是出于一种功利的目的。至于别人信仰什么宗教,罗马人通常是不闻不问的,只要这种宗教不影响社会治安,不影响政治统治,就听之任之。所以当基督教在公元4年传入罗马之后,罗马人对它也并没有引起特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lanhuaa.com/mlhjz/8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