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亦文,退役媒体人,钟爱语言艺术,现任某杂志编辑。

录制:凡音声光技术工作室。

老师窗前有一盆米兰

云儿

作为三代独子家庭第三个女儿的我从小就被当作男孩来抚养:剪得短短的头发;和男孩一起玩;不准哭鼻子;当然也不准跟妈妈,而是跟太婆。所以到了八岁,我上树掏鸟窝,下溪捉小鱼,甚至打架都很厉害,是名副其实的孩子王,小女孩该喜欢的长辫子,花衣服,我没有,当然,也不会唱歌跳舞。就这样到了上小学,每次的音乐课我就闭嘴,音乐老师是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孩子,虽然很喜欢音乐老师,也喜欢风琴优美的旋律,但我还是只会听,不能开口唱。好在那时候对音乐成绩没有什么要求,小学5年就那样混过去了。

初中一年级的时候,离开老家,来到了县城上学。那时候音乐成绩已经记入成绩单,而且要是德智体三项考核不是优等,语文数学成绩再好也不能评上三好学生。这对我这个年年是三好生的人来说,影响很大,我再也不能蒙混过关了。我每次都提醒自己,一定要唱出声音来,可是,每次张嘴,还是无声。

初一的音乐老师金品高先生剑眉朗目,玉树临风,是个笑容满面的好好先生,我们这些皮猴背地里都叫他金弥勒。可能老师也发现了我音乐课上的滥竽充数,好几堂音乐课特意叫我站起来跟唱,我却只能每次倔强地站着,不能开口,也不肯流泪。

金老师总是好声好气地说:“下次我叫你站起来唱歌的时候,你一定要唱出声音来,老师耳朵背,你的声音只放在嘴巴里面,老师是听不见的。”我总是点头答应,但下次课依然如故。我想我的音乐成绩估计已经无药可救了。

转眼到了期末考试的时间了,金老师决定不按学号名单考试,而是按他发给每个同学的顺序号码来考,而且考完后不准在音乐教室里看其他同学考试。我惊奇地发现,我是最后一个,同学们一个一个都很顺利地考完了,教室里只有我很紧张地站在教室中央。

金老师擦了擦满头汗水,向我点点头说:“你先不用紧张,你的学习成绩很好,要是因为不会唱歌就不能拿三好学生,是不是太不合算了?”金老师笑着和我开玩笑说:“老师知道这个歌你会唱。你只是不能马上唱出来罢了。剩下的时间都给你考,你在心里先跟着老师的音乐唱,等你想唱出来的时候,你唱出来就好了。”老师说完向我点点头,抬起手指放到风琴上。

《老师窗前有一盆米兰》的优美旋律一遍一遍在教室里响起,老师没有再抬头来看我,只是很专心地在风琴上一遍一遍弹奏这首他刚刚弹了四十多遍的曲子。

其实这个曲子和歌词也早就烂熟于我的心中,我也不知道我是从哪里开始唱出声的,我只记得我一遍一遍地唱着,甚至老师什么时候不弹风琴走出教室了都不知道……

时光飞逝,与金老师分开已经很多年了,曾经的失声少年如今也慢慢步入了中年。每当听到《老师窗前有一盆米兰》熟悉的旋律,我就想起那充满仁爱的一幕,在那遥远的群峰之间,夕光如金,老师单独为我留下时间和空间,陪伴我唱出了年少时艰难的初声。

云儿

浙江金华磐安人。文学作品在《钱江晚报》《金华日报》等刊物发表。

图片|空谷寻芳

编辑、排版|一朵一果

《婺江文学》

立足金华,面向全国

好诗美文,优稿优酬

致力于打造精品原创纯文学平台

欢迎国内优质纸媒的支持与合作

《婺江文学》新媒体征稿启事

点击查看

nanmanyu11

打赏支持原创文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lanhuaa.com/mlhwh/7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