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对门山坝区蔬菜基地

今年以来,贞丰县农业农村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亩以上坝区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以“四带”、“六坝区”为发展主线,搞好花椒、精品果业、茶叶、蔬菜、生态畜牧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围绕大产业、建好大基地、培育(引进)大龙头企业、形成大集群,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巩固产业脱贫攻坚成果。通过抓结构调整、抓试点培育、抓龙头带动、抓发展保障的“四抓”工作方法,构建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抓结构调整,坚决打赢产业脱贫攻坚硬仗。一是抓实特色产业发展。以“一县一业”糯食产业为主导,全力推进花椒、食用菌、精品水果、茶、糯稻、中药材、蔬菜、烤烟、生态畜牧等特色产业,实现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种养结合、以短养长的产业扶贫格局。

全县完成玉米等低效作物调减7.58万亩,发展糯稻(优质稻)、花椒、食用菌、精品水果、烤烟、茶叶等特色高效作物61.43万亩次其中:花椒4.57万亩、精品水果27.27万亩,带动农户33.12万人(次),贫困群众10.15万人(次)增收。生态畜牧业以猪、牛、鸡为主,出栏生猪16.34万头、家禽万羽、牛2.万头,带动农户35.87万人(次),贫困户10.6万人(次)增收。

二是抓实坝区及秋冬产业。坝区方面。全县6个亩以上坝区完成土地流转.6亩,流转率达%。珉谷街道顶肖坝区种植中药材(丹参)亩;龙场镇对门山坝区种植豌豆、莴笋、松花菜及娃娃菜等亩;者相镇平桥坝区种植香葱、豌豆、蚕豆等蔬菜亩,原有精品水果亩,食用菌亩,中药材料及其他作物亩;永丰街道岩鱼坝区种植娃娃菜、莴笋、松花菜、马铃薯、蚕豆等蔬菜.6亩;北盘江镇青杠林坝区种植西兰花,蚕豆,豌豆等蔬菜亩,原有中药材(含花椒)亩;者相镇旗上坝区已种植花椒.8亩。秋冬种方面。今冬明春规划发展特色产业花椒5万亩、蔬菜4.5万亩、水果3万亩、茶叶2.4万亩。截至目前:完成落实(流转)土地亩;完成种植面积亩。

抓试点培育,以“三变”改革助推脱贫攻坚。全县“三变”改革试点,已拓展到84个试点村,占行政村总数55.6%,29个深度贫困村已经实现全覆盖,各级财政投入“三变”改革试点村资金合计1.84亿元,量化到村集体形成股金万元,量化到户形成股金万元(量化到贫困户形成股金8万元)。“三变”改革农民变股东户人(贫困户户人);农民股东参与“三变”改革增加收益万元(贫困股东增加收益万元,村集体经济增加收益万元)。

抓龙头带动,以规模发展推动产业脱贫。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带动全县%贫困村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贫困人口参加了农民合作社,技术团队%覆盖所有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一是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思路,围绕特色主导产业招大引强,大力引进培育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成功引进富之源公司、钏泰公司、天牧公司、宏臻公司、丰源公司等企业入驻,培育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1家,实现农业龙头企业资产总额为157.98万元,固定资产.5万元,年销售收入为.万元。二是坚持提升农民合作社带动发展能力,通过整合涉农资金项目投入、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参与规模发展、选优配强合作社带头人,实行补贴土地租金、贷款贴息、物化补助、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依靠农民合作社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共同致富。全县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合作社成员户(其中:贫困户户人),土地流转面积.7亩,资产总额.39万元,经营收入.58万元。

抓发展保障,确保产业精准推进。一是全力落实农业保险政策,将花椒、茶叶、蔬菜、精品水果纳入农业保险产品,完成种植险面积6.81万亩,惠及农户户(贫困户户);种植险理赔.87万元,惠及农户户(贫困户户)。完成养殖险7.19万(头、羽),惠及农户户(贫困户户);养殖险理赔.96万元,惠及农户户(贫困户户)。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农业产业发展项目48个,总资金.39万元,实施养殖类20个(养猪、养牛、因户施策、养殖场建设等)、壮大村集体12个、综合类11个、种植类4个、三变改革类1个,项目覆盖贫困户户人。整合深度贫困村壮大村集体项目万元已投入金帝公司万元、天牧公司万元、绿森源公司万元、龙场对门山大棚建设万元、各坝区土地流转费用万元,按照7%分红比例,已分红万元。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3万元,在对门山坝区拟建10亩投入资金.86万元、顶肖坝区拟建亩投入资金.95万元、青杠林坝区拟建0亩投入资金.49万元。

“四抓”工作法推动扶贫产业发展成效明显,全县新建一批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一批农产品批发专业市场、一批农产品名优品牌正加快形成,促进农业产业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

龙场镇对门山村村民张友平今年在政府引导下发展扶贫产业,种了14亩烤烟,获收入8万余元;种植10亩薏仁米,收入2万多元。同时他家5亩地流转到合作社种植蔬菜,已获收入多元。自己在基地上务工,一天收入70多元。

张友平洒水

“扶贫产业帮了我大忙,今年毛收入就有十多万,生活有奔头。”张友平乐呵呵地说。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段源兴

编辑钱星星

刘义

编审陈俎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lanhuaa.com/mlhxx/11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