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本难得野生更珍贵 http://www.bdfyy999.com/bdf/yufangbaojian/shiliaodaguan/27605.html

意甲联赛第33轮,国际米兰客场挑战斯帕尔。坎德雷瓦、比拉吉、桑切斯和加利亚尔迪尼各进一球,蓝黑军团4-0大胜对手。本场取胜之后,国际米兰上升至积分榜第二位,距离榜首还有6分差距。

0-4

由于斯帕尔实力较弱,国际米兰本场没有费太大力气,以较小的代价赢得了一场大胜,全场跑动距离只有.8公里。

对阵排名倒数第一的球队,德弗赖和阿什利杨两人终于得到轮休机会,连续作战的巴莱罗也得到休息,埃里克森首发出场,阵型依然是。

首发阵容

斯帕尔本赛季下滑严重,排名倒数第一。主帅森普利奇23轮仅4胜黯然下课,但接任的国米名宿迪比亚吉奥更惨,十轮比赛只拿到一胜一平,复赛以后6轮只拿到1分,降级已成定局。

斯帕尔在前几轮用过三后卫,还靠此阵型逼平了AC米兰,但近两轮又改回了四后卫,两场比赛惨败于乌迪内斯和热那亚,得失球为0-5,直接为两个保级对手送分。

现在意甲很多球队在面对孔蒂的双前锋战术时都会改打三后卫,甚至包括此前从没打过三后卫的球队。而迪比亚吉奥在之前用过三后卫还取得过不错效果的情况下,对阵孔蒂依然坚持四后卫,这或许说明两个问题:

一、迪比亚吉奥没有根据对手的情况而制定针对性战术的能力;

二、已经默认降级事实,所以提前为下赛季演练战术。不过考虑到执教成绩,迪比亚吉奥下赛季应该没机会继续带队,所以看起来更像是破罐破摔,反正都是输,还瞎折腾什么变阵。

迪比亚吉奥之前执教意大利国青队成绩惨淡,在他接任斯帕尔主教练时,就有很多球迷断言,斯帕尔已经没救了。

比赛上半场,双方控球率为47%-53%,传球次数为次-次,传球成功率为79%-80%,射门次数5-7,看起来是一个势均力敌的场面。其实一直到60分钟丢掉第三个球之前,斯帕尔在数据方面一直跟国米差距不大。0-3之后,斯帕尔失去信心,举手投降,而国米也开始大保健控制节奏,控球率才达到70%。

前60分钟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斯帕尔跟之前的布雷西亚一样,已经对保级不抱希望。主力门将贝里沙和主力中场瓦洛蒂受伤,后卫乔内克、中场米西罗利、前锋弗洛卡里,三条线都有绝对主力轮休,斯帕尔本场就没准备拿分。既然不存功利之心,踢得就比较放飞自我,什么龟缩铁桶阵那是不存在的。

二是斯帕尔本场的双前锋佩塔尼亚和切里都是高中锋,身材强壮但缺乏速度,不具备单兵突击能力,快攻很难打出,必须依靠身后的中场球员压上支援,但中场也是双后腰,没有能够及时插上的第三点,所以进攻需要控球型的打法。

斯帕尔唯一一次成功的快攻

这球国米整体阵型靠上且严重右倾,但是却没有逼抢对方,都是闲站着,对方后卫拿球直接推进到中场一脚直传找到前锋,打穿了国米整个中场,右中卫什克顶得太靠上,左中卫巴斯托尼一直补防到右路边线处,但是他和拖后中卫拉诺基亚没有默契,两人同时去扑抢佩塔尼亚,放空了身后的切里。左翼卫比拉吉内收防切里,此时对方右前卫斯特雷费扎插上,已经没有人可以对位。

这次斯帕尔快攻打成,主要是国米太轻敌所致,因为对手实力弱又不太拼,所以国米的精神也没有紧起来。整体阵型压这么靠上,却没有一个人去进行逼抢,身后留下了巨大空当,对方突然提速来一脚,一下就打穿。

但这样的机会国米并没有给太多,而斯帕尔也确实不擅长快速反击,整个赛季一个快速反击进球都没有。从数据看,斯帕尔的控球率、传球次数和传球成功率都排在联赛第15,远高于他的积分排名,是弱队中少有的坚持玩控球的队伍,之前连续两个0-3输给桑普和乌迪内的比赛,控球率分别达到64%和54%。

所以大多数时候斯帕尔的进攻是这样的:

斯帕尔进攻1斯帕尔进攻2斯帕尔进攻3

可以看到,斯帕尔的进攻基本都是阵地战,需要大量的人员投入,不管是中路突破还是边路配合,都要靠前锋背身站住位置,中场球员通过脚下传切配合来完成推进,辅以一定的个人突破。虽然突破次数不算多,但带球突破的成功率方面,斯帕尔是全意甲第一名,达到68%。

以斯帕尔现在这批球员的实力,却要坚持玩传控,那排名倒数第一也并不意外了。

在这里顺便吐槽一下国米的带球突破,场均尝试12.8次,成功8.1次,全意甲倒数第三,仅高于布雷西亚和莱切。这项数据如果能够提高,对国米的整体战术提升是巨大的。

斯帕尔能投入这么多人力进行进攻,除了不顾防守放飞自我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米双前锋的配置。

卢卡库和劳塔罗打双前锋的时候,虽然有轮流回撤接应,但两个人都可以顶在一线拿球,两人顶着对方中后卫,可以把对方阵型压回去,让中场在外围控球,形成围攻之势。

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把对方压制住,但坏处就是让对方变成铁桶阵,很难打破。

而桑切斯首发时,打法却有所不同。

桑切斯触球区域

桑切斯极少顶在最前线肉搏压制后卫,更多时候是拉出来到前腰位置接球。前面只剩下劳塔罗一人,虽然能跑能怼,但毕竟没有卢卡库那样的身板,所以很难完全压制住对方后卫。对方中卫没被压死,整体阵型就有了弹性,可以适度前压缓解防守压力,阵型就不会形成铁桶。

桑切斯的回接主要分两种,其一是由守转攻时,回到中场甚至后场接应一点球,然后分给队友形成快速反击。这就是中锋在快速反击时的支点作用。

桑切斯回接,过顶找坎刀

快速反击机会,桑切斯回到后场接球,引出对方一名中后卫,并完成向前输送。此时斯帕尔后场只剩一名后卫,后面一条线上国米4对3并且带球正面冲击,这就是前锋回接成功制造出的绝好机会,体现了战术作用。

桑切斯回接被拉倒

桑切斯虽然矮小,但对抗并不差,在对手贴身并且手上拉扯不断的情况下,依然护住了球并传给队友,当然其出色的脚下技术也在对抗和护球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桑切斯回到后场接球,成功完成转身,被对方战术犯规踢倒桑切斯接边线球

坎刀发边线球,半天发不出来,直到桑切斯回接。桑切斯在狭小空间内完成转身过人突破,给劳塔罗制造了机会。这是利用个人能力强行完成推进。

回到中场接球帮助推进,卢卡库和劳塔罗也可以做,之前他俩搭档双前锋的时候,就轮流干这活。只是脚下技术、步频和灵活性不如桑切斯,成功率没有他这么高。

桑切斯更大的作用,是在阵地进攻时,回到前腰位置的拿球。

桑切斯回接连续摆脱

拉诺基亚直接联系前场的桑切斯,这样的传球就省去了很多推进的麻烦。桑切斯回撤接球,对方右中卫一直跟到了中场,而他一跟出来,埃里克森立刻就前插到他这个位置。只是桑切斯得球后遭到对方连续围抢,没能第一时间出球,否则埃里克森跑出的这个位置是个巨大的空当。桑切斯连续摆脱三人的纠缠之后转过身来,此时对方左中卫去横移防埃里克森,放掉了原本盯着的劳塔罗,所以左后卫只能内收来跟劳塔罗,于是边路的坎德雷瓦就空了,桑切斯立刻一脚过顶找坎刀,可惜力量稍大一点。

这球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右中卫跟防桑切斯,导致身后出现空当,继而导致整条后防线盯人责任交接,在交接的过程中,就是最容易出现空当的时候。

桑切斯回接传后点

这次桑切斯的回接,对方右中卫没敢第一时间跟出来,但是桑切斯接球之后正面面对他的位置,他必须顶出来,他一顶出来,劳塔罗就插他身后,左中卫跟过去,左边后卫为了保持距离只能内收,边路的坎刀再次被放空。可惜桑切斯的转移球力量小了一点。

桑切斯回接被踢倒

这次斯帕尔右中卫不敢再大意,跟出来直接把桑切斯放倒。你中卫防守光靠犯规肯定不行,容易吃牌,而且国米还是意甲定位球进球第二多的,在这种位置专门制造任意球也是不错的战术。

桑切斯回接一脚出球

可桑切斯并不想仅仅制造任意球,这次后卫还没来得及贴身犯规,桑切斯直接一脚出球,蹭到身后,为劳塔罗和埃里克森的前插制造了机会,还是跟出来的右中卫留下的空间。

桑切斯再次一脚出球

这次还是同样,在对方中后卫贴上来之前,直接一脚敲给埃里克森,让对方连犯规的机会都没有。

桑切斯回接制造威胁

这一次桑切斯的回接,中卫已经不敢跟出来了,但在禁区前沿的位置让桑切斯正面拿球无人干扰,无疑是巨大的危险。桑切斯一脚直塞给坎刀,本来可以打穿对方防线,可惜被埃里克森截获,不过埃里克森的传球最终也帮助佳丽完成了头球攻门。

桑切斯回接完成转移

对方中卫本来想第一时间上来贴桑切斯,但他直接一脚回传,第二次得球时,佳丽前插,导致对方中卫不敢跟出来,桑切斯在前腰位置拿球无人盯防,完成了横向转移。

从以上片段可以看到,桑切斯在前腰位置的拿球,起到了极其关键的战术作用。

其实制造进球这几次,反倒不是桑切斯的典型作用。

国米第一球

桑切斯顶在最前面,背身接球,转身分给右路的坎刀,完成助攻。

国米第二球

这球的关键在于布罗佐维奇这次一脚出球,直接制造了劳塔罗带球正面冲击三对三的局面。埃里克森斜插带走一名后卫,桑切斯留在中间当支点,虽然这球不是桑切斯分到边路的,而是对方后卫碰过去的,但起到的战术作用是一样的。

国米第三球

汉达大脚开球,劳塔罗力压后卫争到一点,桑切斯拿二点带球推进后分边,然后直插门前抢头球破门。

国米第四球

埃里克森前腰位置拿球无人防,传中桑切斯没顶到,杨教授后点横扫门前,加利亚尔迪尼包抄空门得手。这球桑切斯也是站中锋位置,顶住中后卫。

这四次进球,桑切斯都有参与,但基本都是在中锋位置,起到的是中锋的战术作用。也就是说即使换成卢卡库,这几次背身、分球、带球和抢点方面的战术作用也不会相差太多,是具有可替代性的。

综上所述,桑切斯的主要战术作用有三点:

第一,由守转攻时回到中场接一点球。稳定的下盘、不俗的对抗能力加上出色的脚下技术和灵活的转身,让他在这一项上比卢卡库和劳塔罗具有更好的成功率,可以提升国际米兰快速进攻的效率。

第二,阵地进攻时回到前腰位置拿球。对方中卫如果跟出来,身后就会形成巨大的空当,劳塔罗、埃里克森、佳丽等人可以直插而入,如果对方横移补位,那么边路的边翼卫就会被放空。如果对方贴得紧,桑切斯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完成转身,或者制造任意球,至少也能护住球回传。如果对方不敢跟出来,放任桑切斯在前腰位置正面拿球,可射可突、可分边可直塞可过顶,以桑切斯的能力,可选择的方式就太多了,威胁巨大。

这个作用是其他人不可替代的,埃里克森没有对抗,劳塔罗脚下技术没这么细,卢卡库则是脚下移动没这么快,所以很难在这个位置完成接球转身,他们三人在这个位置接球基本只能回传。即便有机会正面拿球了,由于三个的个人特点所限,要么不能突要么不能传,选择余地没有桑切斯这么大。

第三,阵地进攻时当中锋用。压制后卫,门前抢点,本场几个进球中桑切斯都是在这个位置,但其实这一点是具备可替代性的。

数据统计

本场比赛由于对手实力太弱,国米优势巨大,所以战术方面没有太多可说。可喜之处关键在两点:

一是孔蒂的换人。

63分钟就连换两人,79分钟就把5个换人全部用完,而且还上了两名小将,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只要能进行正常的换人,国际米兰的战斗力还是有保证的。这跟之前打死不换人的孔蒂是同一个人?

二是桑切斯的持续神勇状态对于冲刺阶段的球队来说意义重大。

当然桑切斯本场在回接中的巨大战术价值,部分得益于对方的双中卫阵型,一个被桑切斯带走,剩下一个就得跟劳塔罗单挑。如果是三中卫战术,一个死贴桑切斯,剩下一个跟劳塔罗,一个拖后补位,理论上应该可以应付。但上一场打都灵的三中卫,桑切斯同样神勇。一是不管你后防线几个人,你只能有一个人出来跟桑切斯,你跟不住,就会以点破面;二是你防线顶出去一个,其他人就得横移补位,移动当中盯人任务交接时,容易出现空当。

其实在卢卡库复出之后,可以尝试一下三叉戟,让桑切斯打前腰。前面有两名中锋压制后卫制造空间,后有桑切斯拿球一对一防不住,这样的进攻一定美如画。但这样的战术,在防守端就会承受更大的压力,桑切斯虽然爱在前腰位置活动,但他毕竟不是中场球员。

桑切斯与埃里克森活动范围

哪怕是埃里克森防守差、对抗弱,但毕竟是正牌中场,覆盖面积、防守到位率和贡献度都不是前锋能比的,哪怕是回防非常积极的桑切斯。

不过有得必有失,进攻的加强必然带来防守的削弱,过于强调平衡只会患得患失。看看火力十足的亚特兰大,每次进攻都不计代价的投入大量兵力,以攻代守,却成了全意甲被射门次数最少的球队。

我还是喜欢疯狂的国际米兰。

维科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lanhuaa.com/mlhjz/5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