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对于上一篇的反馈)

我想到一个画面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

也就是还需要父母的时候

他在一旁说要出去玩

或者缠着父母陪他搭积木

又或者睡前想多听几个故事

可是

爸爸妈妈正拿着手机

可能是在工作

可能是在聊天

可能是在游戏

头也不抬地和孩子搭几句不相关的话

最后终于被孩子闹得烦了

索性把身边的iPad丢给了孩子

于是

孩子、大人一人一台电子设备,

整个世界都清净了

到底是因为玩手机

变得跟父母没有话说

还是因为

先跟父母没话可说才开始玩手机

也许有的父母不玩手机

但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也并不顺畅

对孩子有重要影响的

幼年是是母亲的陪伴

青少年是父亲的示范

母亲角色对一个孩子的心理意义

是包容、理解、亲近感

父亲角色对一个孩子的心理意义

是监督、威严、影响力

可是很多家庭中

父亲角色是缺失的

母亲自己的焦虑无处安放

陪伴没做好

还要代替父亲做监督

可是又不能有效的建立规则

最后让孩子感觉无人可依又无人能管

所以

不是我们拿走孩子的手机

掐断孩子的网络

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

孩子玩手机最大的原因是

现实生活中缺少连接

缺少陪伴

同时

在游戏世界中

一个孩子能成为他想成为的任何一个人

但这种现实和虚拟世界之间的落差

让孩子像鸵鸟一样

埋在游戏的世界之中

不肯轻易抽离

米兰阳光建议

你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做出努力

第一

多抽出时间陪孩子

你要求孩子不看手机的时候

自己也把手机放远一点

第二

跟孩子达成协议

对于玩游戏的时间

家长有自己的标准

孩子也有孩子的标准

可以订立一些契约

双方都能接受的来执行

第三

请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参与进来

米兰阳光常见的

是妈妈带孩子来做咨询

而爸爸不知道身在何处

育儿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

父亲的功能是不能代替的

如果你需要我们的帮助

可以来米兰阳光预约一次家庭咨询

今天米兰阳光就说这么多了

你当时为什么要生孩子?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lanhuaa.com/mlhxx/6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