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哪里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41114/4517271.html

5月20日,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花卉)国际论坛将在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指挥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由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作为支持单位,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植物新品种分会和云南省花卉技术培训推广中心共同承办,荷兰驻(重庆)总领事馆、全国科学院联盟生物多样性分会、云南省植物学会、北京励德展览有限公司共同协办,届时,云南网官方网络平台将进行同步直播。

此次论坛邀请了多位行业专家分享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与展望,探讨新品种保护产业支撑体系建设及创新品种保护模式,并介绍兰科植物、国际山茶属植物、中华郁金香等相关花卉植物新品种保护措施及种质创新举措:(以下专家介绍依据姓氏首字母排序)

陈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新品种保护处处长

演讲题目:《林草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与发展》

个人成就:长期从事林草科技管理工作,年调任新品种保护处处长。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有深刻学习领会,熟悉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具有较强林业草原融合发展新理念,笃力推动林草事业进入新时代,积极构建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新格局、高质量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

相关介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新品种保护处:承担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生物安全、生物遗传资源、认证、知识产权和引进国外智力相关工作。

崔野韩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植物新品种保护处研究员,兼任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理事会副主席、中国种子协会植物新品种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演讲题目:《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与展望》

个人成就:自年积极参与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创建和审查测试体系建设;参与修订《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种子法》及其相关配套规章制。牵头组织开展我国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建立等专题研究、品种保护能力提升试点以及维权打假专项行动。策划并组织实施品种保护国际合作交流活动,推介中国经验,帮助周边国家建立品种保护制度,助力我国种业走出去。获全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先进个人表彰奖。

相关介绍: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植物新品种保护处:承担着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法规建设、受理审查、宣传培训、法律服务、国际交流等业务;为推动我国农业知识产权和民族种业发展。

黄卫昌上海辰山植物园副园长,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兰花多样性研究组组长

演讲题目:《兰科植物资源迁地保护和种质创新进展》

个人成就:主要研究方向为兰科植物资源收集与种质创新、兰科植物谱系地理与保育研究。目前主持或完成“东非兰科植物的保育和园艺示范”、“非洲重要植物资源的保育与研究——东非兰科植物部分”、“上海适生国产观赏性和芳香性兰科植物的资源收集和选育”、“兰科白及属种质资源评价和应用示范”、“鸢尾属与白及属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评价”、“花卉种质资源的系统整理与图文数据库系统的构建”和“部分兜兰和石斛等兰科植物收集、栽培与繁殖”等多个课题。先后在BMCGenomics,Phytotaxa,CriticalReviewsinBiotechnology、MolecularPhylogeneticsandEvolution和ApplicationsinPlantSciences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编或参编完成《兰花的鉴赏与评审》、《球兰》和《引进植物及其携带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等3部著作。

屈连伟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国郁金香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花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副秘书长,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演讲题目:《中华郁金香新品种群选育》

个人成就:主要从事郁金香遗传育种与国产化关键栽培技术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省市各级项目20多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省科技贡献奖一、二等奖各1项,辽宁林业科学创新奖一等奖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市农村科技推广奖2项,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专利7项,申请花卉新品种备案或国际登录13个,主编著作1部,在《Euphytica》、《Hortscience》、《ActaHorticulturae》等国内外期刊主笔发表论文70多篇。经济日报、中国花卉报、辽宁日报、辽宁省电视台及学习强国等媒体采访报道扶贫事迹及工作成效多条次。

王俊云云南省花卉技术培训推广中心测试技术负责人

演讲题目:《浅谈蔷薇属新品种植物UDS测试工作开展情况》

个人成就:承担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办公室月季测试站筹建、运行及开展蔷薇属新品种测试工作。做为测试员和测试技术负责人完成余份蔷薇属新品种测试报告,测试报告无任何差错。年6月,承担蔷薇属DUS测试操作手册及数据库建设项目。年1月,承担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杜鹃花属新品种测试技术研究项目。

王仲朗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级高工,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茶花保育委员会副秘书长

演讲题目:《国际山茶属植物品种登录历史与最新进展》

个人成就:年起担任国际山茶属植物品种登录官(InternationalCamelliaRegistrar),成为获得这一重要国际职位亚洲第一人。主编出版了《中国茶花图鉴》、《云南山茶家养问》、《云南省楚雄市茶花古树录》和《国际茶花大会论文集》等专著。合作培育了“彩云”、“滇池绣球”、“滇池明珠”、“粉红莲”、“红霞迎春”、“玉洁”等二十余个等山茶新品种,获得授权专利三项。领导团队建设了世界上最全的、有重要影响力、涵盖茶花、茶叶、茶油品种的“世界山茶属植物品种数据库”。

章成君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功能基因组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分会理事,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植物新品种分会常务副秘书长

演讲题目:《植物新品种产业化支撑体系建设探讨》

个人成就: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百人择优A类人才、创新嘉兴精英引领B类人才、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嘉兴市第三批杰出人才第一层次培养人员等项目;在NatureGenetics、PNAS、PlantPhy、Bioinformatics、GBE、JSE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9篇;曾担任法国Agropolis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国家中组部、云南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担任PlantCell、GenomeRes等期刊审稿专家,FrontiersinGenetics评审编辑。主要研究领域为基因组学,自年开始在植物新品种领域进行产业化实践。

郑勇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林木种质资源研究室主任、首席专家、研究员

演讲题目:《实质派生品种制度与育种策略》

个人成就:现为全国林木种质资源技术协作组副组长,国家林业和草原种质资源库(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共享负平台)主任,国家林业植物新品种分子测定实验室负责人,林木种质资源利用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植物新品种分会秘书长,中国林学会理事、树木引种驯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青岛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客座教授,亚太林业遗传资源计划主席,联合国粮农组织森林遗传资源政府间技术工作组主席、中国国家协调员。主要从事林木种质资源、和植物新品种方面的研究。

云南网记者顾祯

编辑:姬祥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lanhuaa.com/mlhhy/8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