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栏目:朗读

原创

书画

故事

诗歌

美文

(商务合作:)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婆婆的忌日

作者:米兰花诵读:蕙兰

年5月7日是我婆婆去世一周年的忌日。

按照乡下的风俗是要办一场仪式的,我准备着香烛和花果,回一趟老家,因为亲人在这天都要来为婆婆上坟,做儿子的要置办酒席招待大家。

为了这一天,大家都得提前做好准备,安排好工作。那天上午十点左右,亲友们陆陆续续来到老家。我进门的第一眼看到婆婆曾经躺着十年的房间,不禁潸然泪下!个日日夜夜仍然没有带走内心的依恋和失去亲人的酸楚……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我再不为她的病而提心吊胆了,可我出远门,却再没有人啰啰嗦嗦地叮咛着这样叮咛着那样,逢年过节的时候也只有到哥嫂以及侄子们的家里去了。

婆婆卧床十年期间,由哥嫂在老家照顾着,我们时常去看看她,和老人说说话,拉拉家常。每次见面,她那哀伤,孤独,无奈的神情总是让我们无能为力。我知道她渴望着生,又盼望着死的矛盾心里。每当她拉着我的手嘱咐我这,吩咐我那,内心的温暖和感激油然而生。都说婆媳关系难以融洽,可是我们的关系比母女还密切。

如今,她老人家已经去世一年了,在这些日子里,我们都在忙着各自的事情,难得一大家子团聚。就是今年的春节,我们一家去了南京,也没顾得上和哥嫂侄儿们团聚,只是提前上坟烧把纸。现实告诉着我,婆婆是真的走了,我在地上,她在天上,阴阳两隔,婆媳再也难以相见,想到这些,总是泪流满面……

回想起来,婆婆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虽然她不能做什么,即使躺在床上,我们都觉得那是家,是自己的老窝,是自己留恋的故乡。每逢节假日,无论如何也得回家看看,吃饭顿。她老人家好似是我们一家人的纽带,是掌握风筝线轴的放线人,只要是团聚的日子,她就收线。真是验证了“有母亲的地方,就是家”。

今日,她老人家虽然离开我们了已经一年了,可是仍旧又一次把亲友们召集在一起,大家团聚了,想到这一点,心中有万分的不舍和感激!

这时,哥嫂和侄儿们已经做好饭菜,(自从我公公去世后,每到团聚的日子,都是我哥嫂和侄儿们准备饭菜,)亲友们陆续到齐了,准备上坟!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虽然有许多难忘和依恋,还有隐隐作痛的感伤,但是更多的还是感受到亲友们团聚的温暖!

愿婆婆在天有灵,祝福爱她的后代们和她爱的所有人平安健康,一切都好!

文中插图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米兰花,新沂市作家协会会员,徐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徐州市诗文协会会员,作品常见不同微刊平台和纸质刊:《诗斋文苑》《新诗》《江苏大众文学》《山东诗歌》、《文创》等。一位普通老师,用文字和心灵对话,喜欢旅游,读书。座右铭:人不一定能使人伟大,但一定能使人崇高……

朗诵简介:

文学顾问:陈广德阿土平台顾问:蒋连友杨增强刘柄麟策划:翰墨雨中听荷主编:张长青副主编:蕙兰米兰花暮雨春竹编委:星溪田中玉胡继红清雅包容月亮河平安墨浓陈志刚杨柳青青主播:乔飞梁馨马评秋木小壹娘王如萍韩凤梅娄德伟刘志海焦流王通许晓凤东冉福娃妈妈孙晓宋建芬配乐:沈亮钦小臣晁伟友

本期编辑

米兰花

本期校对

蕙兰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朋友:

阅读,是一杯清茶,沁人心脾;阅读,如一片白云,纯净美好。夜阑人静,我们朝向心扉,聆听心灵的声音,仿佛回到了从前,把心静下来,脚步慢下来,让生活更美好。

新沂阅读会,您的私人阅读空间。

新沂阅读会投稿须知

我们的宗旨:

支持首发原创,给喜爱朗读、文学、书画、摄影等创作朋友提供展示的平台。弘扬中国文化阅读与声音传播。

投稿要求:

1.投稿必须原创且首发,题材不限。如果是文字稿,请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您的原创稿件,如果需要朗诵,请提前联系主编。

2.投稿邮箱:xyydh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lanhuaa.com/mlhwh/6008.html